海洋科普 | 為什么水會被定義為清潔能源?
發布時間:2018-01-09 15:29:40
水能是指天然水流蘊藏的能量,主要是指水的勢能和動能。廣義的水能資源包括河流水能、潮汐能、波浪能、海流和潮流能等,潮汐能、波浪能等常被稱作新能源;狹義的水能資源是指河流水能。
對于水中蘊藏的能量,可以這樣理解:水體在高位處具有勢能,“水往低處流”的過程中勢能轉化為動能并釋放出來;在太陽輻射和重力的作用下,水蒸發進入大氣,又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陸地和海洋,處于高位的水體產生徑流匯入河川,再流入海洋。這個過程稱為“水文循環”,它周而復始,永不停止。因此水能資源具有重復再生的特點,和太陽能、風能、生物質能等同屬于可再生能源。
水電站大壩
水電站大壩 工作人員在安裝水電站渦輪機
水力發電原理圖
人類利用水能,比風能還要早。中國在西漢時期已經有用水舂米的水碓了,古希臘農民則利用水輪把麥子磨成面粉。后來,歐洲人用水來粉碎礦石,擠縮布匹,還借助于水流的動力來驅動水輪等各種生產機械。19世紀晚期,水能成為發電的能源之一。1882年,全世界第一座水電站在美國威斯康星正式投入使用;中國第一座水電站——昆明石龍壩水電站建于1912年。
常規的水力發電是指對陸地水系的能源利用,其基本原理是,利用河川、湖泊等位于高處的水體所具有的勢能,當水流降落至低處時,帶動水輪機,從而將水中的勢能轉換成動能,再通過水輪機推動發電機產生電能。
典型的水電站由三部分組成:蓄水的水庫、控制水流的大壩和產生電力的發電機。水電站具有發電成本低、高效靈活的優點,同時還可以與防洪、灌溉、航運、養殖、旅游等多個方面組成水資源綜合利用體系。水能在轉換為電能的過程中不發生化學變化,不排出有害物質,對空氣和水體本身不產生污染,因此是一種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。當然,建造大型水電工程,尤其是建造高壩與大水庫,對自然生態環境多少會有所改變和破壞,因此在水電開發的全過程,項目的選擇、建設、運營都需要真正體現生態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籌兼顧。